潘幸知:如果有天我厌倦了“情感专家”这个人设,怎么办

从来都是爱问幸知,今天就来个“幸知爱问”吧。
这个问题是我是在分答褚明宇社区提问的,感谢飞,感谢晓波,感谢李葆春的回答。
潘幸知:如果有天我厌倦了“情感专家”这个人设,怎么办?
飞:我记得很多年前听音乐圈的朋友说起一个故事,说信乐团的阿信接了个商演,但是条款中有一个明确的底线,就是不唱“死了都要爱”,但是主办方只想让他唱这首,后来也就不欢而散。
大多数人都轮不到谈论“人设”这个概念,潘老师是业内顶尖高手了,这个肯定是要佩服的。
您的问题让我想起韩寒曾经描述自己,说是“司机中最会写书的,写书里开车最快的”,后来又多了一个导演的身份。
虽然我对这种A中B最强,B中A最强的表述非常不以为然。不过说回人设话题,他倒是摆脱了早期大家对他的不少刻板印象。
韩寒现在也还是有一个人设的,不过感觉他现在还蛮享受这种做啥都能小成的人设吧。
我猜想,潘老师也在不断找到自己最理想的人设吧。
晓波:潘老师,你好。
关于这个问题,按道理应该需要同样是专家的才有经历或者资历回答的吧。不过作为普通大众,应该可以从我们的角度给潘老师提供一个角度作为参考。
我想潘老师可能面临的是别人提到你就说你是情感专家这样一种“有钱人的烦恼”,你感觉到的是别人忽略掉你身上想要表达的其他的一些东西。我认为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到达专家的地步完全没必要成为一个负担,反而有时候会成为“双重的惊喜”。比如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但是某一天我们又知道他拉小提琴竟然这么好,这个简直酷毙了,还会拔高他拉小提琴的水平。再比如黄渤老师作为一个很多人喜欢的演员,再挖掘出他竟然以前是唱歌的,他拍照都还可以(他的演员成就也让大家对他的唱歌和拍照水平拔高了)。
所以我认为潘老师不用顾虑自己作为情感专家的人设吧。说不定哪一天会有这么一条新闻“我们知道潘老师是一位知性,漂亮的情感专家,但是很少人知道她竟然还blablabla”不知道别人怎么感觉,我是觉得蛮酷的。
李葆春:首先,你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在随时审视自己(bereflective),这种自省能力,需要极高的才华和修养,一般人不容易做到,值得「手动点赞」。「人设」这个词儿用在名人身上,我认为可以理解为一种「品牌」。其相应的产品力有助于他在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和普通品牌不一样的是,你作为「情感专家」,品牌价值中的一大部分直接和你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就像CocoChanel的Chanel或者乔布斯的苹果,很难剥离开来。但是如果哪一天需要跳脱出来,怎么办?我认为无非「渐变」和「跳变」两种策略。选择「渐变」,就是选择有意地将产品逐步转型。李安导演的电影,从《饮食男女》到《色·戒》到《LifeofPi》,是成功的转型;而张扬导演的电影,则从当年《爱情麻辣烫》、《洗澡》的成功,到不为路人所知,是低调淡出了大家的视野。我开始在UIUC读书那年进来一个名叫VaduvurBharghavan的教授。他在UIUC任教期间培养出来的学生成绩斐然,后来都去了美国名校当了教授,他也毫无悬念地评上了终身教授。传说他升职后突然悄悄地离开了学校去了加州,没有临别赠言,甚至没跟任何人打招呼。这就是我说的「跳变」。「求变」就像很多人的「中年危机」,无论是买辆跑车还是积极创业还是热衷组织校友会,其实本质原因不外乎是觉得同一件事儿做的时间长了,想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实现少年时代的梦想,活出别样的精彩。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变」呢?说不定一辈子当一名小有名气的情感专家,一位不知名的教授,一个「有趣的人」,甚至一名空乘或者油漆工,也自有一种稳操胜券的幸福。以不变而应万变,以无招而胜有招。粗茶淡饭,说不定强于山珍海味。品牌也好,事业也罢,「maintainingthestatusquo」也许是最聪明的选择。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