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文韵 | 文本解读:从选材与阅读角度剖析《少年闰土》







立足中原,做研究型教师
栏目主持人语
语文的文本分析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但在实际的课堂中文本分析能力似乎到了一个死胡同,大学里面学的知识与实际的课堂似乎有矛盾与冲突,我想这是对实际的语文教学不熟悉的原因。语文并不是单纯的讲授一篇课文,语文有其复杂的规律,这种规律的发现一定是来自实际的课堂。我在大学的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等课程教学中,除了进行实际的技能讲授外,认为必须重视学生的文本能力训练。语文改革与研究不能太过学究气,华丽的辞藻下失去了语文的鲜明特色的语文不会是真正的语文。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是要扎扎实实读几本书,认真的解决一些课堂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否则所有的语文研究都是水中花、镜中月,终究会昙花一现。
——河南大学 文学院 杨亮教授

从选材与阅读角度剖析《少年闰土》
文 | 朱思涵

鲁迅,新文化运动的战士。锐利的笔锋所到之处尽是批判的肃杀。鲁迅仿佛一个文学侠客,领国人呐喊,使中国文坛有方向,不再彷徨。但侠骨亦有柔情,在鲁迅妇孺皆知的作品《呐喊》中,他写道:“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归去又归来,归来的所见满眼萧瑟,归来的所感倍加凄凉。但是寒冷的冬日里仍有一缕温暖的阳光。“他也许就要来了。”
记忆中那个刺猹的少年回来了。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满月,海边,一望无际的瓜田。这是属于少年的生机和自由。意象是清爽的,少年是鲜活的。他手持钢叉刺向灵活的小动物,猹却狡猾地从少年胯下逃走了。这是闰土留给“我”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或许“我”未曾亲眼见到闰土刺猹,但这幅“神异的图画”的主角只能是闰土。他的脸必然是红扑扑的圆润的;他的身体必然是健壮的;他的声音必然是清脆的;他的性格必是活泼却又害羞的。单纯的外表描写只会让闰土的形象趋于死板。而景物的衬托,动作的灵活和动感是最大的妙笔。给予了一个美好的想象范围却又适当留白。他虽是海边的孩子,但他有多可爱活泼都由读者补充。他不仅是作者心中的生命的美,还是鲁迅对曾逝去的童年和美好的眷恋。
如果我们读过《故乡》原文,我们都会对少年的转变而哀愁。“我”一直把闰土当成好朋友,好兄弟;可是再次相遇却只听到他那一声麻木的“老爷”。曾经那个满面红光的可爱少年变成了脸色蜡黄的中年人。少年闰土有多让人喜爱,中年闰土所带给人们的悲哀就有多浓厚。
“我”回到故乡,新年也快到了。在儿时,“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于是头戴小毡帽,颈挂银项圈的羞涩少年映入眼帘。“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寥寥数笔,写出了同为少年的“我”对自己与闰土之间关系的小小得意和少年相交的赤心相待。在大人的心理有等级观念,但是所谓阶级并不能阻止孩子们之间的友情。这是只属于少年孩童的自由,当少年长大了,阶级的锁链便将少年束缚在了人情世故里。
放养在大自然里的孩子脑海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
下雪了,鸟雀失去了觅食的地方,是捕鸟的好时候了。“我”和闰土开始了快乐的玩耍。对捕鸟一环节的描写是很细致的。沙地,空地,秕谷,竹匾。“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都罩在下面了。”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喜悦的气息。少年人的快乐来得如此简单。闰土给身为封建家族少爷的“我”带来了未曾经历过的快乐。对囿于规则限制的“我”来说,少年闰土是“我”找到真正的童年快乐的纽带。闰土很高兴,这是一个乡下孩子上城见识了新奇东西的喜悦。“我”也很快乐,“我”快乐的是闰土的到来给了“我”少年人该有的生气。
因为闰土,会在厚厚的雪地里捕鸟的闰土,“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说,冬天太冷。所以和“我”相约夏季。
海边的跳鱼儿,千奇百怪的贝壳儿是夏日海边的标志。让人脑海里立马出现深蓝的夜空,金黄的月亮,浅白的沙滩。仿佛心底的白月光。“我”很清楚,和闰土的约定不过是口头的,家族的限制使“我”根本走不到闰土的海滩上去。但是少年心底对外界事物的渴望使“我”对闰土的世界极为羡慕。一问一答。闰土的回答使“我”感慨:“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此时在“我”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朋友了。他还是“我”理想中童年的化身。少年们就该是自由的,奔跑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瓜田里追逐着猹;在海边看跳鱼儿、捡贝壳。少年们也是善良的,过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只瓜也是欢迎的。是热情,好客,慷慨大方。纯真的年纪里不会被世俗的烦恼束缚。可是,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正月过了,闰土就要回去了。有些人有些事是无法挽留的,从此只有几次匆匆的来信提醒着“我”曾快乐过,曾真正拥有过孩子的快乐。
在小说的结尾,鲁迅先生这样写道:“ 我在朦胧中,眼前又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关于闰土的记忆已经成了一幅朦胧的图画。这与小说开头的一幅月下刺猹图形成前后呼应。从回忆开始,到回忆结束,带给读者的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少年。同时,我们也不难从这些文字里发现鲁迅先生对曾拥有过的幸福快乐的眷恋。对他来说,身处中年时的纷争的黑暗的社会里,他最需要的是儿时的那一份小小的温暖。但是,现实终将是残忍无情的。那个鲜活的少年在社会和生活的压迫下变成了一个畏畏缩缩的干瘦中年人。一声“闰土哥”,换来的却是他毕恭毕敬的“老爷”。那份感情消逝了,儿时的约定早已化为泡影。他们再也回不去了。这一种戏剧化的悲哀撼动人心。“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鲁迅先生以自身为原型,演绎了他生命里沉重的却也无处可逃的悲剧。
闰土的毁灭并不是个例,在那个没有准则没有秩序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代是不会让好人有出路的。时间带走了童年的那份温暖,也带走了闰土,留下的只是麻木的躯壳罢了,于是“我”归来,又归去了。这便是学界常说的归去-归来-再归去。
实际上,当我们真正阅鲁迅《故乡》时就会发现许多内在的隐晦的情感是被减去了的。《少年闰土》一文中更多的是童年的快乐,朋友分别时的不舍。而在《故乡》里,闰土的改变,豆腐西施等人的变化都更深一层次地揭露这个社会对人的毁灭。可以说,教材选用这篇文章时是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水平的。小学生对语文课文感情方面的理解与把握并不能做到充分透彻,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因而课本选择了最为活泼积极的一部分。使得孩子们看到了鲁迅生命里幸福的童年,鼓励他们去进一步认识鲁迅,体味鲁迅。
>>>>>>>>>>>>>
往期精彩
<<<<<<<<<<<<
铁塔百味 |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金庸作品解读教学(上)铁塔百味 |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金庸作品解读教学(下)铁塔文韵 | 文本解读 :《钓鱼的启示》叙述学分析铁塔文韵 | 文本解读:从中西方的角度看待人性的复杂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
文章 | 朱思涵
编辑 | 马 瑞 李章鑫
审核 | 张明月 刘海宁
来,试试最新的分享键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