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际春 阿达丽
图片:摄图网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情感答疑解惑,法律扶助点播,找小婚家呀!
——小婚家
01
我在丈夫眼里“一无是处”
谢老师:我和丈夫结婚不到两年,遭到他不断打击,他说我懒,说我什么都做不好,说我一事无成。慢慢地,我好像真的变成他说的那样了。以前,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差劲,看不到希望和未来,我该怎么办? ——徐菲
心理咨询师谢际春
徐菲:
不难看出,你是一个特别容易受到暗示的人,如果用催眠术语来形容,就是催眠感受性强。
虽然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别人乃至社会的,尤其是朝夕相处的伴侣的影响中或者催眠中,但易受暗示的人更容易被他人左右情绪、认可他人的评价甚而被他人所控制。
这样的人,通常自我发展不够成熟强大,人格相对不够稳定。就比如你,说话的口吻,就像一个小孩子在描述父母、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透出茫然无措的哀怨味道。
你丈夫的气场显然要比你强大得多,可惜,他是负面的。大致来说,有3种可能会造成目前的局面。
一、他好为人师;
二、习惯指出别人的缺点,却不会鼓励、欣赏他人;
三、他是个自卑或尖酸的人,通过挖苦打击别人,建立自信或找乐,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蛮常见的。
在了解自己和他的心理后,你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建设,学会自我肯定。
当他打击批评你时,你要从内心挑战、质疑他的说法,比如,学着自问:我真的一无是处吗?我的父母、朋友、同事、领导是怎么评价我的?我有什么优点和长处?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向丈夫抗议。
如果他是出于爱之深、责之切或不懂方式方法,你要直接告诉他,打击批评不但没有帮助你进步,反而让你失去信心、更差劲、更无助了;
你也可以明确告诉他,你需要的是鼓励和欣赏,即便你犯了什么错,也希望他温柔提醒。
当然,如果他是前面说的第三种情况,那问题恐怕就要升级为:
你是否成长到不仅不被他拖入泥潭,还有能力释放正能量,将他带出自卑负面的怪圈?
又或者,无能为力,只能自救离开?
02
和老公吵完架后,
女儿让我们离婚
开车从外地回家的途中,我和老公吵了一架,我让老公停车,说要自己坐火车回家。9岁女儿要跟我走,但她爸说:“跟你妈走,就别认我这个爹了!”我只好又上了车。
但回家后女儿对我们说:“你们离婚吧!”她为什么会这么说?我和她爸根本不到离婚的地步。现在我该怎么做?
瑞敏
心理咨询师阿达丽
瑞敏:
有的家庭,父母经常拌嘴、吵架,但是孩子却没什么事情;而有的家庭,偶尔吵吵,但是孩子的反应却会很大,甚至要求父母离婚,为什么?
这两个家庭,表面上看起来,作为吵架双方的父母没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孩子的反应。但其实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前一个家庭,父母在吵架的过程中,并不迫使孩子做出谁对谁错、孰亲孰远的选择,也不逼迫孩子去发表自己的看法;
后一个家庭,父母间的争吵永远以孩子作为砝码,动不动让孩子表态,就像事例中的父亲一样威胁孩子“跟你妈走,就别认我这个爹了!”那么,父母间的事,就会成为孩子的事。
为摆脱这样的烦恼,孩子当然会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父母离婚了,我就清静了。
你们家的情况,就属于第二个家庭。
其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父母没有认识到“边界”。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除了身体之外,我们和孩子之间还有个重要领域是不能侵犯的,那就是“心理边界”。
当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被挟持、逼迫时,被侵犯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而父母心理边界意识的缺失,近期会导致孩子的愤怒无处排解,家庭成员关系混乱;远期会影响孩子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人格结构的健康形成。
现在,父母需要做的事情,是先向孩子道歉,告诉她,父母虽然也可以有情绪,可以吵架闹矛盾,但错在不该把她牵扯进来,母亲在父亲开车时赌气要下车的行为,也应该求得孩子的原谅;
父亲也要就威胁她“选择妈就不能选择爸”而道歉。
其次,父母应该告诉女儿,父母吵架这件事和她无关,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
以后有矛盾尽量商量着解决,或者尽量避开女儿。
这样做的话,女儿就会认清事实,接纳和理解父母的情绪。
法律咨询请戳这儿~
▼
情感咨询请戳这儿~
▼
▲想要找老师进行深度咨询
长按二维码,立即预约!
关于作者: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情感帮助全媒体平台,关注女性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维护。温暖风趣,与你聊聊爱情婚姻那些事儿;专业理性,力邀众多心理咨询师,为你解答情感困惑;线上线下,微课沙龙情感陪护。(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01.非典禽流感立下赫赫战功,73岁再战新冠肺炎|李兰娟:医生的脚步永远不能停
02.“硬核男神”钟南山,其人其家
03.“渐冻”院长张定宇,和死神赛跑的真汉子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亲密关系|沟通|婆媳
自我成长|安全感|渣男|前任
心理测试|出轨|男人说|离婚
亲子|家暴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及商务微信:jiaodanhong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