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丽时期的时间是多少 韩国历史高丽时期

韩国高丽时期的时间?

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出现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故学界以“王氏高丽”称之。尽管王氏高丽袭用了高句丽的称号,但二者没有直接继承关系。

  首先是两个政权建立的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高句丽建立于公元前37年,最初为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管辖,后逐渐强盛,但并没有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进入隋唐时期,高句丽奉行扩张政策,并阻塞朝鲜半岛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导致了隋唐两朝的征讨。公元668年,高句丽终于为唐朝统一。高句丽的辖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东都护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辖,几十年后有一部分辖境为我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占据,一部分划归了兴起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政权,一部分仍然由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族则绝大部分被唐朝迁徙到了内地,后与汉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围各族之中,后其王族也绝嗣,立国7个世纪之久的高句丽最终消失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王氏高丽立国于高句丽灭亡250多年之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亡了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清时期的朝鲜国。

  其次是辖境内居民构成不同。高句丽辖境内的居民以高句丽族为主。高句丽族的族源是我国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秽等,后又融合了卫氏朝鲜遗民的后裔、汉人、鲜卑人等。这些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一体,史书和学界一般以高句丽族称之。王氏高丽辖境内的居民以新罗人为主。王氏高丽兼并新罗和后百济之后,新罗人和百济人成为了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新罗人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辰韩和弁韩人,高句丽灭亡后虽然有一部分高句丽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罗人的主源。百济则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人。

为什么高丽王朝要全国人穿蒙古服?

因为蒙古帝国先后向高丽发动了9次战争。尽管高丽军民顽强抵抗,政权也一直未被摧毁,

但民生经济遭到了不可逆转的打击,最终达成议和并结为“甥舅之国”,即高丽认元朝为舅舅,元朝在保证高丽“国体”完好的基础上,从高丽撤兵。

而且高丽王后有七个是蒙元赐婚的,出于事大主义高丽国王要求全国开始着蒙古服饰,

高丽怎么灭亡的?

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称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

历史上高丽是现在的那个国家?

是现在的朝鲜。

高丽(lí)(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之一。王建所建,定都开京(今北朝鲜开城),是朝鲜半岛政权。

高丽被今天的朝鲜政府认为是朝鲜族历史上首个统一国家。宋代以来的一些史家由于其认识浅薄,有个别学者错误将高丽与高句丽混谈;但王建高丽时期,那时高句丽已亡二百多年,二者年代有差距,且二者不存在连续性和继承性。为了将其与中国历史上的高句丽区分开来,此高丽特指朝鲜王氏的高丽,史称其为王氏高丽,以正清史实。

高丽国用万历年号多少年?

高丽没有用万历的年号。

高丽(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拥立王建为王,935年合并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实现了“三韩一统”。高丽都城为开京(今朝鲜开城)。1392年,李成桂废黜恭让王自立,建立了朝鲜王朝。

仁祖 李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用明朝及清朝年号 (万历、天启、崇祯、崇德)。

朝鲜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同中国来往使用清朝年号。

高丽国是指现在的哪个国家?

古代高丽国是指的是现在的朝鲜,中国的辽东半岛,长春、 沈阳一带。

高丽(西元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 王氏高丽, 是朝鲜半岛封建王朝之一。1392年被朝鲜王朝所取代。

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 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包括沃沮和东濊),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新罗借助唐朝的力量完成了朝鲜半岛中南部的统一,8世纪后期以后,新罗同其宗主国唐朝一样,陷入内乱与衰落的窘境。9世纪末,真圣女王统治下的新罗爆发了人民起义,导致新罗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土崩瓦解。

高丽王朝历代君主?

以下是高丽王朝历代君主。

太祖

应运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圣大王

王建

918─943

天授(16)

长兴(4-5)

清泰(4)

天福(2-8)

显陵

文元大王

王贞

追封

惠宗(太宗)

仁德明孝宣显高平景宪义恭大王

王武

943─945

天福(8-9)

开运(2)

顺陵

定宗

至德章敬正肃令仁简敬庄元文明大王

王尧

945─949

开运(2-5)

乾祐(2)

安陵

光宗

弘道宣烈平世肃宪懿孝康惠大成大王

王昭

949─975

光德(4)

广顺(3-4)

显德(7)

峻丰(4)

乾德(10)

开宝(5-8)

宪陵

景宗

至仁成穆明惠顺熙靖孝恭懿献和大王

王伷

975─981

开宝(9-10)

太平兴国(2-6)

荣陵

戴宗

睿圣和简恭慎显献宣庆大王

王旭

追封

泰陵

成宗

康威章宪光孝献明襄定文懿大王

王治

981─997

太平兴国(6-10)

雍熙(2-5)

端拱(3)

淳化(5)

统和(12-15)

康陵

穆宗(愍宗)

孝思威惠克英靖恭宣让大王(宣灵大王)

王诵

997─1009

统和(15-27)

义陵

安宗

宪景圣德孝懿大王

王郁

追封

武陵

显宗(世宗)

大孝德威达思元文大王

王询

1010─1031

统和(27-31)

开泰(2-5)

大中祥符(9-11)

天禧(2-6)

太平(2-11)

宣陵

德宗

宣孝刚明光庄敬康大王

王钦

1031─1034

太平(11-14)

肃陵

靖宗

弘孝安懿康献英烈文敬容惠大王

王亨

1035─1046

太平(14-18)

重熙(7-15)

周陵

文宗

章圣刚正明戴仁孝大王

王徽

王绪

1046─1083

重熙(15-24)

清宁(11)

咸雍(11)

大康(9)

景陵

靖简大王

王基

追封

顺宗

英明靖宪宣惠大王

王勋

王烋

1083

大康(9-9)

成陵

宣宗

安成宽仁显顺思孝大王

王运

王蒸/王祈

1083─1094

大康(9-11)

大安(10)

仁陵

献宗

恭殇定比大王

王昱

1094─1095

大安(10-11)

寿昌(1)

隐陵

肃宗

文惠康正明孝大王

王颙

王熙

1095─1105

寿昌(7)

乾统(5)

英陵

睿宗

明烈齐顺文孝大王

王俣

1105─1122

乾统(5-11)

天庆(6)

裕陵

仁宗

克安恭孝大王

王楷

王构

1123─1146

皇统(2-6)

长陵

毅宗

刚果庄孝大王

王晛

王昌/王彻

1146─1170

皇统(6-10)

天德(2-5)

贞元(4)

正丰(7)

大定(2-10)

禧陵

明宗

皇明光孝大王

王晧

王昕

1170─1197

大定(10-30)

明昌(8)

承安(2-2)

智陵

神宗

敬恭靖孝大王

王晫

王旼

1197─1204

承安(2-6)

泰和(4)

阳陵

熙宗(贞宗)

仁穆诚孝大王

王韺

王渊/王惪

1204─1211

泰和(4-9)

大安(3)

硕陵

康宗

浚哲文烈亶聪明宪贻谋穆清元孝大王

王祦

王璹/王贞

1211─1213

大安(3-4)

崇庆(2)

厚陵

高宗

忠宪安孝大王

王?

王(日真)/王晊

1213─1259

贞祐(12)

洪陵

元宗

忠敬顺孝大王

王禃

王倎/王钊

1260─1269

1269─1274

中统(5)

至元(11)

韶陵

英宗

王淐

王侃

1269

至元(6-6)

忠烈景孝大王  忠烈王

王昛

王谌/王?

1274─1298

1298─1308

至元(11-31)

元贞(3)

大德(12)

至大(1)

庆陵

忠宣宪孝大王  忠宣王

王璋

王謜/益知礼普花

1298

1308─1313

大德(2-2)

至大(4)

皇庆(2)

德陵

忠肃懿孝大王  忠肃王

王焘

王卍/阿剌讷忒失里

1313─1330

1332─1339

皇庆(2-3)

延祐(7)

至治(3)

泰定(5)

致和(1)

天历(2)

至顺(1,3-4)

元统(3)

至元(5)

毅陵

忠惠献孝大王  忠惠王

王祯

普塔失里

1330─1332

1340─1343

至顺(3)

至元(6-7)

至正(3)

永陵

忠穆显孝大王  忠穆王

王昕

八思麻朵儿只

1344─1348

至正(4-8)

明陵

忠定王

王?

迷思监朵儿只

1349─1351

至正(9-11)

聪陵

恭愍仁文义武勇智明烈敬孝大王  恭愍王

王颛

王祺/伯颜帖木儿

1351─1374

至正(11-16)

至正(17-29)

洪武(3-7)

玄陵

王禑

辛禑/牟尼奴

1374─1388

洪武(7-10)

宣光(7-8)

洪武(11-21)

王昌

辛昌

1388─1389

洪武(21-22)

恭让王

王瑶

高丽王朝是如何灭亡的?

1382年,明朝命故元降将胡拔都深入到东女真地区,招抚当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进抵端州,女真首领金同不花降附,高丽命令其大将李成桂率兵出击,双方战于吉州平,女真败退。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移文告知高丽。高丽国王王禑、门下侍中崔莹密议进攻辽东,守门下侍中李成桂反对无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军都统使曹敏修、右军都统使李成桂出兵攻辽。五月,曹敏修、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上书要求班师,王禑不听。于是在威化岛回军,回师松都,流放崔莹。六月,王禑退位,其子王昌即位。以李成桂为东北面朔方、江陵道都统使,赐忠勤亮节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号;八月,都总中外诸军事;十月,兼判尚瑞司事。明洪武二十二年(1388年)十一月,王禑意图复辟,事败,李成桂以明朝称王昌非恭愍王之后而不许入朝为借口,废王昌为庶人,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是为恭让王。王禑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华,十二月被诛。恭让王以李成桂为奋忠定难匡复燮理佐命功臣,爵和宁君、开国忠义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田二百结、奴婢二十口,称中兴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孙荫职。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二日,右侍中裴克廉等胁迫恭愍王妃废黜恭让王。十七日丙申,在右侍中裴克廉、判三司事赵浚、奉化郡忠义君郑道传、同知密直司事南訚等亲信的劝进下,李成桂在松都寿昌宫即位,时年五十八岁。高丽王朝灭亡。

韩国高丽时期是什么朝代?

高丽王朝,又称为王氏高丽,是朝鲜半岛地区建立的古代国家。918年,朝鲜半岛的小国泰封国国王弓裔的部下发动军事政变,拥戴将领王建登基,王氏高丽建国。

936年,王氏高丽合并新罗政权。

公元936年,王氏高丽出兵消灭后百济政权(后百济和百济是两个政权,百济已经被唐朝所灭。),统一了朝鲜半岛的中部和南部地区。高丽王朝建国后,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辽朝、金朝、元朝和明朝等国家称臣,和中国的边疆和中原王朝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纳贡关系。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